廣東音樂多面睇


转为简体



範圍


廣東地區有多個不同方言和文化的族群,流行各有地方色彩的音樂。例如:潮州弦詩樂、客家漢樂、海南音樂、吹打牌子(廣東崑腔)、梵音(廣東佛曲)、鹹水歌、龍舟、南音、木魚書、粵謳、和粵語流行曲等等。都是廣義的廣東音樂。這網站只介紹和粵劇(廣東大戲)關係最密切的旋律:廣東小曲,粵曲,和過場音樂。是通常說的狹義的廣東音樂。

起源


廣東音樂有四百餘年的曆史,經曆了明清兩代,吸收中原古樂、昆曲、江南小調三種戲曲藝術發展而成。二十世紀初,更有大量的改編和創作,現有曲名和樂譜可稽的達500多首。流行於珠江流域、香港、澳門、南洋,和美國等僑居地。國內各省有廣東人的地方,也多有粵曲樂隊的組織。二十世紀中葉,廣東音樂進入全盛而漸退。

樂器


演奏廣東音樂,早期主要用二弦(二胡)和中式提琴(竹制或椰壳制,前面嵌薄木板)。為適應粵劇演出,加入小三弦、月琴、和橫蕭,稱為‘五架頭’,是‘硬弓組合’。領奏者稱為上手。擔綱的樂器是二絃和月琴。

1926年,呂文成改二胡為鋼絲弦,稱為高胡。定高四度或五度音作上手,輔以揚琴和秦琴,稱爲‘三件頭’ 。後來增加洞箫和椰胡,成為‘五件頭’。是‘軟弓組合’。常規器樂還有笛子、琵琶、喉管、笙、木魚、鈴、鑼鼓等等。

三十年代前後,尹自重引進梵鈴(小提琴);何大傻引進三弦琴(檀香山結它);呂文成引進西路風(木琴);高熔陞引進色士風(薩克管)和鋼琴;譚沛鋆加用弱音小號;程岳威加用爵士鼓。大多用於特殊曲目。曲風、節奏均明顯受到西樂影響。

五十年代,香港粵樂界倡導以民族樂器代替西洋樂器。五二年全國戲曲匯演以後,粵劇樂器組合進行了整頓,增加了一些中音、低音樂器。保留小提琴、色士風。淘汰電結他、爵士鼓等不易統一風格的西洋樂器。樂隊的組織形式穩定下來。粵劇音樂,開始嘗試使用多聲部和聲配器、複調、對位,甚至主調和複調相結合。

曲譜


可以考證最早曲譜,是招子庸(1793—1846)的《越謳》(後名《粵謳》)。是廣東南海人。清道光八年(1828)編輯和部分創作共121首。1904年,英國人金文泰(Cecil Clementi 1875-1947)譯成英文,以《Cantonese Love Songs》爲名在牛津大學出版杜出版。1925年金文泰升任為英國駐香港總督。

1920年,中國音樂研究社出版易其仁《粵曲揚琴譜》;香港天真石印局印行丘鶴儔《琴弦曲譜 》(1920)和《弦歌必讀》(1921)。廣為流傳,影響深遠。

早期曲譜都是工尺譜。像文字一樣,每一行從上到下作直行書寫,由右至左分行。字後加上直綫代表 時值長於一拍,直綫長度大約表示音的長短。而“板眼”通常標記在每拍的第一個音的右側:“。或x" 代表板(重拍);“、或·"代表眼(輕拍)。 板眼在粵曲裏稱為“叮板”。音的休止用空白代表,叫做「歇板」和「歇眼」。在粵曲中稱為「底板」 和「底叮」。

粵曲工尺譜和其它地方戲曲的工尺譜,稍有分別。下面是與簡譜的對照:

工尺譜 亿 彳乙  生彳尺彳工 彳反彳六彳五
簡譜 5:6:7:1.2. 3.4.5.6.7. 1 2 3 4 5 6   7   1+  2+  3+   4+  5+  6+

工尺譜低八度在字旁加“亻” 高八度則加“彳” 但有例外
簡譜低十六度在數字下加“:" 低八度在數字下加“." 高八度在數字上加“."

二十世紀中葉,工尺譜漸被簡譜取代。近年更加入五線譜,成三譜對照。

音律


西洋音樂,每個八度音階,頻率增倍。其間有十二個半音(鋼琴七個白鍵加五個黑鍵),頻率以十二級的幾何級數遞進,改變的比例相同,稱為十二音律或十二平均法。早期的廣東音樂,每個八度音階,其間有七個音(沒有半音),頻率以七級的幾何級數遞進,稱為七音律或七平均法。所以音程和西洋音樂有點不同。每個音都稍有差異,主要是fa音略高,si音略低,有特殊韻味。後期的作曲家,多採用西洋樂理,樂器調音亦與西樂相同。由於相差僅百分之一二,一般難以分辨。

弦樂器按弦後,琴弦震動長度,和波長成正比,和頻率成反比。因此十二音律和七音律的指法略有不同。以下是兩種音律的比較:(鋼琴第4組 Middle C 開始)

  1  2  3 4  5  6   71+
  C4C#4D4D#4E4 F4F#4G4G#4A4 A#4B4C5
十二音律 261.626277.183293.665311.127329.628 349.228369.994391.995415.305440.000 466.164493.883523.251
七音律 268.183  296.098  326.919 360.948  398.518  440.000   485.799536.366

頻率數字是每秒震動次數(Hertz)的調音標準。

十大名曲


1。步步高     2。彩雲追月   3。雨打芭蕉   4。雙聲恨     5。楊翠喜(分飛燕)
6。餓馬搖鈴   7。連環扣     8。走馬       9。平湖秋月   10。柳浪聞莺

多方面欣賞


這網站收錄十大名曲,和二十世紀全盛時期最流行的十首音樂,再加相關歌曲,全部共四十首。(兩首尚待讀者提供資料)
每首音樂有簡略描述,介紹作者和演唱者生平。並附有歌詞。
音樂選用不同類型的樂器演奏。
歌唱風格各不相同。

籍此,讓讀者對廣東音樂有概括的認識。




  廣東音樂 有關歌曲
 1 昭君怨 (高胡) 紅線女: 昭君出塞
 2 妝臺秋思 任  白: 帝女花之香夭
 3 分飛燕 (高胡 洞簫) 徐小鳳: 分飛燕
 4 將軍令 (鑼鼓 古箏) 林子祥: 男兒當自強
 5 平湖秋月 (揚琴) Beethoven: Moonlight Sonata
 6 彩雲追月 (二胡) 福音粵曲: 情留天上
 7 旱天雷 (鋼琴) 盧海鵬: 邊個話我傻
 8 步步高 (洞簫) 李丹红: 步步高
 9 漁歌晚唱 麗莎: 漁歌晚唱
10 禪院鐘聲 (古筝) 福音粵曲: 浪子回頭
11 賽龍奪錦 梁玉嶸: 賽龍奪錦
12 走馬 小明星: 風流夢
13 雨打芭蕉 (古筝) 丁凡: 觀景樓頭
14 餓馬搖鈴 (秦琴 椰胡 洞蕭) 新馬師曾: 臨江月夜弔秋喜
15 鳥投林 (高胡) (歡迎提供演唱資料)
16 雙聲恨 (笛子) 帝女花續集: 劫後情
17 連環扣 粵劇示範: 燕歸人未歸
18 柳浪聞鶯 (歡迎提供演唱資料)
19 娛樂昇平 (揚琴) 清唱瞎嚎: 我是红娘
20 地水南音 白駒榮: 客途秋恨




廣東音樂多面睇
http://music.mrpinyin.net
mrpinyin@hotmail.com

鏈接:

五十年代粵語流行曲
http://csong50.mrpinyin.net
Cantonese